
工业软件与大数据技术研究中心
Introduction
针对江西重点工业产业发展需求,在网格生成与自适应、流体软件、固体软件及显式冲击动力学软件等四个方向,突破核心算法、集成模拟技术,形成仿真软件,实现高端工业软件自主替代,开发一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核心软件,实现对若干重点工业软件的对标、替代乃至超越,支撑国家重大需求和江西省重点工业产业的发展。
(一)中心能力及产品
中心布局两大板块业务:CAE工业软件研发、工业仿真技术服务。
正在研发软件产品:新能源电池全生命周期数值模拟软件、智慧矿山数值仿真软件、风资源评估与选址软件等。工业仿真板块,面向就空航天、机械装备、电子信息等工业企业。开展结构有限元、计算流体力学(CFD)、多物理场耦合等被值仿真及定制化开发业务。
1. 新能源电池
发展一套电-化学-热-力-爆炸多物理场强耦合计算理论与多尺度模型,并开发用于模拟电池加工制造工艺、预测电池材料微观结构演化,分析电池使用性能与寿命以及电池-结构耦合整体安全性评估的仿真计算平台。
2. 智慧矿山数值仿真软件
北大南昌院与龙软科技联合成立智能矿山联合实验室,针对矿压、水火、粉尘、瓦斯等典型场景,开发智能矿山数值模拟软件。
3. 风资源评估与选址软件
自主开发风资源评估及风力机流固耦合仿真分析平台及框架,已经完成求解器开发,正在实施软件界面开发及测试工作。
建设目标和思路
Objectives and ideas
针对江西重点工业产业发展需求,在网格生成与自适应、流体软件、固体软件及显示冲击动力学软件等四个方向,突破核心算法、集成模拟技术,形成仿真软件,实现对若干重点对标工业软件的对标、替代乃至超越,支撑国家重大需求和江西省重点工业产业的发展。
团队介绍
Team Introduction
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十一领衔,团队核心成员11名,包括院士1名、长江学者1名、杰青2名、优青1名、海外高层次人才青年项目获得者3名、腾讯探索奖获得者1名、中科院百人计划获得者1人。
团队获得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求是杰出科学家奖1项、力学学会青年人才托举工程1项、创新研究群体项目支持1项。多名成员入选Else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

首席科学家 陈十一
中国科学院院士、APS Fellow

黎波 中心主任
北京大学工学院 长聘副教授

肖左利 中心副主任
北京大学工学院 教授

陈璞
北京大学工学院 教授

刘剑飞
北京大学工学院 副教授

孙树立
北京大学工学院 副教授

赵耀民
北京大学工学院 特聘研究员
力学学会青年人才托举工程

陈帜
北京大学工学院 特聘研究员

朱驰
北京大学工学院 特聘研究员

丁陈森
北京大学工学院 助理教授 研究员
(三)孵化企业:南昌十沣有限公司
由北京大学南昌创新研究院与深圳十沣科技有限公司于2022年5月共同孵化成立。公司聚焦国产工业仿真技术,目前已组建一支本地化服务团队,同时依托深圳十沣科技总部技术优势,紧扣江西当地产业发展需求,在工业仿真及数字孪生领域与当地多个龙头企业开展合作,为江西省企业科技技术发展及数字化转型提供助力。
项目负责人
周文韬 深圳十沣董事、副总经理,南昌十沣总经理
企业产品
企业服务案例
服务案例1:汽车工程
- 汽车制造业是应用最充分最广泛的领域之一,也是工业仿真软件单一最大市场。工业仿真软件充分应用于汽车风阻风噪、热管理、水管理、碰撞、电池设计制造、智能驾驶等各个环节。
- 某汽车研究院,数值风洞(汽车)软件采购,2022。
- 测试算例:某型汽车(格栅全开/开放路面/车轮旋转/网格量约2200万)。
服务案例2:芯片/电子系统
- 电子行业某龙头企业,电子系统热管理仿真与优化设计软件采购,2021-2022。
- 晶圆加工装备某龙头企业,晶圆炉管加热系统仿真软件采购,2022。
服务案例3:数字化产线
- 十沣科技的数字孪生技术已实现生产设备、车间、工厂等系统级别的落地实施,为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服务案例4:鄱阳湖生态湿地保护区数字孪生
- 数字孪生+仿真推演:基于5G通信技术,实现数据快速传递,利用底层数据进行仿真计算,根据仿真推演结果快速关联相关应急预案。
- AI+摄像头鸟类识别分析系统:通过边缘AI高性能处理机对前端摄像机抓拍的鸟类进行AI识别实时视频鸟类自动跟踪分析,并对鸟类进行识别、追踪、分析及统计。
- 核心亮点:首个GIS+仿真的生态数字孪生应用,可实现水位推演仿真(SPH)、污染仿真(SPH)、气象仿真(Qflux)及植被生长仿真,仿真结果可点击进入生态数字孪生仿真推演模块进行详情推演。

企业邮箱:

企业地址
江西省南昌市高新区艾溪湖北路269号高层次人才产业园10栋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