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南昌创新研究院第一届管理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在南昌顺利召开

发布时间:

2025-04-09

所属分类:

新闻资讯


4月8日,北京大学南昌创新研究院(以下简称“北大南昌院”)第一届管理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在南昌顺利召开。

南昌市委副书记、市长高世文,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副校长朴世龙,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工学部主任、北京大学工学院院长段慧玲,北京大学工学院副院长、北大南昌院院长刘谋斌,南昌市委组织部、市科技局、市发改委、市工信局、南昌高新区领导,北京大学国内合作委员会办公室、科技开发部、数学科学学院、工学院等单位负责人及南昌市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领导出席会议。会议由高世文市长主持。

会议审议了《北京大学南昌创新研究院建设进展报告》、《北京大学南昌创新研究院2024年度决算和2025年度预算》,听取了北大南昌院四项重点任务的工作进展及规划汇报。

会上,管理委员会成员对北大南昌院过去一年在科研创新突破、学术影响力提升以及社会服务等领域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予以认可,并围绕中长期战略规划及发展路径展开了深度研讨。刘谋斌院长在发言中表示,作为校地协同创新的重要平台,北大南昌院将充分发挥北京大学的学科优势与创新资源,与南昌市构建“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创新生态,以体制机制革新为攻坚方向,短期聚焦关键技术突破与成果转化,长远系统整合科研力量与江西省重点产业需求,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提供持续的科技赋能和智力支持。

会议确立了新一年度的重点任务及关键指标,要求强化执行效能,通过资源统筹与过程管控双轮驱动,保障战略目标精准落地与高质量达成。

段慧玲院士表示,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加速演进的关键时期,北大南昌院必须立足更高站位、谋划更大格局,在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展现更大作为。她指出,北大南昌院未来发展应聚焦三个关键方向:一是要以全球视野谋篇布局,锚定科技创新制高点,不仅要在区域发展中“作示范”,更要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勇争先”,成为科技强国建设的“排头兵”;二是要以系统思想统筹推进,构建产学研融合的创新生态,深度参与江西省产业链现代化建设,推动创新要素与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三是要以服务地方为落脚点,打造科技赋能产业升级的实践样板,真正成为企业转型升级的“技术伙伴”和“创新智库”。段慧玲院士对南昌市委、市政府在北大南昌院建设过程中给予的支持表示衷心感谢,并期待未来更进一步深化校地协同创新,通过健全常态化对接机制、联合设立专项科研基金等创新举措,重点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进程。同时,也希望与南昌地区高校在数学等基础学科领域开展深度合作,共同促进区域学科体系建设与高端人才培养,携手打造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新格局。

朴世龙院士代表北京大学对南昌市委、市政府给予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感谢,并对北大南昌院在建设发展方面所取得的进展与成效表示肯定。他强调,异地科研机构是北京大学服务科技自立自强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阵地,也是学校“双一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北大南昌院下一阶段的发展路径,他提出,首先,要以需求为导向,提升服务地方“精准度”,既解决当前地方产业“卡”点,也为新兴产业布局储备技术,真正让创新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其次,要以治理为基础,守牢事业发展“安全线”,进一步落实管理主体责任,加强机构制度建设,做好日常管理和风险防控;最后,要以合作为纽带,构建协同创新“共同体”,系统凝练特色研究方向,打通创新要素流动通道,建成北大与江西省、南昌市全面交流合作的基础阵地。

在听取有关工作介绍后,高世文市长对北大南昌院所取得的成绩给予肯定。他指出,北大南昌院要以场景创新为战略突破口重点聚焦低空经济、工业软件、数字经济等新兴领域,构建完善“技术研发+场景应用+产业孵化”的创新链条,推动新技术在真实场景中的验证、迭代与推广,抢占未来产业发展制高点。要打破地域、学科和行业界限深化与北京大学本部及国内外顶尖科研机构的战略合作,吸引高水平科研项目和顶尖创新团队在南昌落地;加强与南昌本地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深度协同,构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联合攻关”的创新网络,助力区域科创中心建设。要发挥“创新枢纽”的引领作用把北京大学的成熟经验和南昌实际相结合,搭建多元化的创新服务平台,为初创企业、科研团队和产业伙伴提供全方位服务,充分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活力。希望北京大学依托北大南昌院,在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平台建设等方面持续将更多优质资源投放南昌,为南昌发展赋能添力。南昌将全力支持南昌创新研究院探索科技体制改革新路径,落实好资金、人才、要素等支持政策,让更多创新种子在南昌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会前,与会领导参观了北大南昌院展厅和科研实验室,听取了北大南昌院在核心技术攻关及成果转化方面的工作进展,近距离考察了研究院自主研发的多项前沿高新技术产品,并深入了解这些产品在各领域中的创新应用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