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介绍 | 先进材料与智能制造技术研究中心

发布时间:

2025-09-24

所属分类:

新闻资讯


编者按 

随着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汽车舰船、深海探测、生物医学、能源材料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其技术研发与产业应用已成为推动高端制造业发展的关键力量。北京大学南昌创新研究院先进材料与智能制造技术研究中心,依托北京大学在复合材料领域的优势学科资源,聚焦航空装备、新材料与智能制造等重点方向,开展高性能热塑性复合材料、梯度功能材料3D打印、航空复合材料产品设计与开发等前沿研究,致力于构建“材料—工艺—设计—验证”一体化研发与应用体系,为江西省航空技术及先进制造产业发展提供坚实科技支撑。

 

产品一:中大型飞机用螺旋桨系统

产品简介

本项目面向中大型无人货运飞机与 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市场,致力于开发定制化高性能复合材料螺旋桨系统。通过融合先进气动设计、轻量化结构与智能控制技术,有效提升飞行器的载荷能力、航程及经济性。该产品具备全复合材料结构、自动变距、电动除防冰、抗鸟撞、防雷击、顺桨与反推等多项功能,具有重量轻、效率高、寿命长、成本低等综合优势,精准应对当前高性能匹配螺旋桨稀缺的市场痛点。目前,项目已完成Demo样机的制造。

应用场景:低空经济,无人运输等。

 

产品二:高性能热塑性复合材料

产品简介

本项目致力于开发轻质高强、高耐热、高抗冲击且可回收的高性能碳纤维增强热塑性预浸料及复合材料,以满足航空航天、汽车制造、轨道交通等领域对材料性能与可持续性的双重需求,具备显著的市场潜力与应用价值。

与同类热固性复合材料相比,本产品在保持力学性能的同时,显著提升韧性与抗冲击性;热塑性基体赋予材料高成型效率、低能耗成本与良好的二次加工性,支持复杂结构设计与快速迭代。

应用场景

可承接业务

1、核心业务

  • 复合材料无损检测、高精密传感器工程服务、各种部件结构优化、热塑性复合材料制备开发及应用、超材料设计、超声检测

2、适航技术咨询与服务

  • 结构设计、载荷谱、静强度、疲劳强度、动强度和损伤容限分析

  • 搭建型号强度评定体系(规范和标准、分析方法、数据库)

  • 适航取证、型号认证技术支持(初始适航&持续适航)

  • 强度定制化软件开发(SFA&SDTA)

  • 为客户提供全方位“一站式”解决方案

3、飞机结构改装与维修

  • 超手册修理方案与适航认证

  • 结构改装/加装方案与适航取证

  • 提供改装包全部服务,直接与局方对接,为客户提供“交钥匙”服务

4、航空器零部件制造

  • 螺旋桨系列产品设计、试验验证、适航取证、总装制造、交付、维修、售后

  • PMA和CTSOA等其他零部件产品开发

  • 开展航空器零部件产品的总体设计、适航取证、总装制造、维修维护和售后服务相关技术开发,建立产品全寿命期内定制化的技术解决方案

 

产品三:基于微流控的复合材料3D打印技术

产品简介

本项目瞄准复合材料科技前沿,紧密结合地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重点研发基于微流控技术的多材料3D打印设备与创新应用体系。通过独创性集成墨水直写与微流控技术,项目实现了具有精密结构与功能特性的仿生组织模型构建,为生物医学等领域的研究提供了全新解决方案。

项目组已成功研制两代工程样机,开发出系列生物水凝胶材料与多种微流控芯片,并获得两项发明专利授权。该技术可精准实现液滴夹杂、同轴结构和组分梯度分布等复杂微结构打印,在组织工程、再生医学、药物筛选与细胞打印等领域具备广阔应用前景。

应用场景:生物医药等场景。

应用案例:项目已成功制备用于组织修复的梯度水凝胶材料,为临床治疗提供了创新性的材料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