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科技创新论坛第七讲丨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建设进展
发布时间:
2022-05-12
所属分类:
论坛资讯
5月10日,由北京大学南昌创新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主办的“工程科技创新论坛”第七讲,邀请到了自然资源部、国家海洋技术中心、副总工程师兼海洋试验场管理中心主任——王项南就“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建设进展”为主题进行了线上分享交流。本次论坛由研究院执行院长成名主持,北京大学工学院相关教师、研究院全体职工共同参与。
王项南副总工程师首先向参会人员介绍了国家海洋中心的发展历程及海洋业务技术支撑、海洋高新技术研究、海洋环境保障及海洋科技成果转化四个方面开展的工作,同时就海洋环境监测设备动力环境重点实验室的海洋观测技术、海洋观测传感器、海洋观测平台和组网及海洋观测装备测试评价技术研究等进行了阐述。
王项南副总工程师提到,试验是海洋最典型的属性,海洋科学研究、海洋技术研发都需要大量的海洋试验数据来支撑,这样才能提高科学研究和研发的水平。早在2008年,原国家海洋局就发布了《国家海洋事业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建设国家科技实验室和海上试验场等研发平台。同时,王项南副总工程师介绍了海洋试验场的功能、分类和构成,形象地将海洋试验场比喻成是海洋科技创新的“训练场”、海洋科技研发成果的“验证场”、海洋软硬件产品的“考场”。
此外,王项南副总工程师在分析美国蒙特雷湾、欧洲海洋能中心、加大拿海洋网络三个国外海洋试验场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我国海洋综合试验场总体布局以及威海场区、舟山场区、珠海场区、深海场区的建设情况。
在会议讨论环节,王项南副总工程师提到,建设海洋试验场对我国海洋事业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可以通过科研机构、高校、企业之间的合作,形成一个创新体系,不断推动海洋科技创新和产业化发展,而对于南昌这座内陆城市来说,利用大江大湖资源建设试验环境有很好的发展空间。
关于主讲嘉宾
王项南,自然资源部国家海洋技术中心正高级工程师,长期从事海洋环境观测、监测和海洋可再生能源技术研究及仪器设备研发工作;承担并完成了多项国家863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海洋可再生能源专项、自然资源部及国家海洋局业务项目、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天津市社发项目等科研项目;在国内和国际学术刊物及大型学术论文集上发表科技论文80余篇,专利授权10余项。
曾先后担任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理事,中国海洋学会海洋环境科学分会委员,中国海洋工程咨询协会海洋可再生能源分会理事,中国测绘学会海洋测绘专业委员会委员、天津光学学会副理事长、天津市可再生能源学会理事、天津图形图像学会理事等。

企业邮箱:

企业地址
江西省南昌市高新区艾溪湖北路269号高层次人才产业园10栋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