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报 | 我院姜鹏飞博士荣获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与国家资助博士后计划两项资助
发布时间:
2025-07-17
所属分类:
新闻资讯
近日,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和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办公室分别发布了《关于公布2025年度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77批面上资助获资助人员名单的通知》(中博基字〔2025〕7号)和《关于印发2025年度国家资助博士后研究人员计划(B、C档)获选结果的通知》(博管办〔2025〕90号)。北京大学与北京大学南昌创新研究院(以下简称“北大南昌院”)联合培养的在站博士后姜鹏飞凭借其突出的科研能力与发展潜力,同时荣获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77批面上资助和2025年度国家资助博士后研究人员计划(C档)两项重要资助,其导师是北京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学院长聘副教授、北大南昌院工业软件与大数据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黎波。
此次荣誉的获得,充分体现出北大南昌院在博士后人才培育体系构建及高层次青年科技人才队伍建设领域取得的突出进展。自成立以来,北大南昌院始终将人才战略作为核心发展引擎,通过构建系统化的人才引进与培育机制,先后获批南昌市博士科研创新中心、江西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等科研平台,并与北京大学累计联合培养博士后研究人员6名,形成具有示范效应的人才梯队建设模式。
下一步,研究院将持续优化管理与服务体系,加大力度引进和培养高层次人才,为加速提升研究院整体科技创新实力和成果转化效能提供坚实可靠的青年后备力量支撑。
博士后科学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由李政道先生倡议、邓小平同志决策于1985年设立,是国家专门为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设立的科研基金,旨在促进具有发展潜力和创新能力的优秀博士后研究人员在站期间开展创新研究,培养造就一大批高层次创新型青年人才。2025年,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将开展面上资助、特别资助、优秀学术专著出版资助、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以及联合资助(特别资助)等工作。其中,面上资助是对博士后研究人员从事自主创新研究的科研启动或补充经费。
国家资助博士后研究人员计划
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对博士后日常经费管理的相关要求,自2023年起,国家资助博士后研究人员计划按照“个人申报、单位推荐、专家评审、择优资助”的原则实施分类分档资助,资助期均为2年。具体分为A、B、C三档:A档即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资助标准为每人每年28万元,另一次性配套科研经费8万元;B档资助标准为每人每年18万元;C档资助标准为每人每年12万元。资助经费主要用于资助人员资助期内的日常生活费用,包括工资、奖金、生活补助、社会保险费个人缴纳部分等。
姜鹏飞简介
姜鹏飞,男,1992年生,2024年12月入站北京大学博士后流动站(北京大学与北京大学南昌创新研究院联合培养),并外派至我院新能源电池设计评估制造仿真与全生命周期管理平台项目组担任助理研究员,主要开展无网格算法的研究、致力于国产高性能基础工业软件的研发工作。
获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硕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优秀毕业研究生和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江苏省研究生智慧基础设施学术创新论坛一等奖以及其他各类奖项若干。共发表学术论文8篇(一作、通讯或导一7篇)、累积影响因子35.1。主持并结题国家建设高水平公派研究生(联合培养博士)、江西省研究生创新专项和南昌大学研究生创新专项项目,主研2025年江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重庆市技术创新与应用发展专项重大项目、以及其他各类军工和企业项目,曾参研国自然面上、青年科学基金和地区科学基金等项目。
上一页

企业邮箱:

企业地址
江西省南昌市高新区艾溪湖北路269号高层次人才产业园10栋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