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介绍 | 观护®长期健康监护系统
发布时间:
2025-08-12
所属分类:
新闻资讯
编者按:当今社会,健康管理正从“被动治疗”向“主动预防”转变,而精准、连续、无感的健康监测技术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传统监测方式往往依赖穿戴设备或间歇性检测,难以满足长期健康管理的需求。针对这一痛点,北京大学南昌创新研究院先进传感及微纳制造项目组突破技术壁垒,将高灵敏度传感技术与人工智能、大数据深度融合,开发出“观护®长期健康监护系统”。
这一系统作为健康监护领域的革新性产品,通过以床垫为载体的非接触式监测技术,实现了对关键生命体征的精准采集。其自主研发的边端云协同计算架构与AI模型,有效解决了传统接触式监测带来的干扰问题,为疾病早期预警、慢性病管理和临床研究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支持。凭借其无感化、智能化的技术优势,该系统正在重塑健康管理模式,为医疗诊疗、养老照护及居家健康监测等多应用场景开辟了全新可能。
01 产品简介
观护®长期健康监护系统是基于无负荷床垫下体征监测技术构建的智能化健康管理平台,集成了高精度传感器阵列、物联网传输、大数据分析与人工智能等核心技术,面向全人群全生命周期提供长期健康监护服务。
该系统采用垫下非接触式监测方式,可在用户静息状态下精准捕捉肺动、心动、体动及体位等多维体征参数,通过构建个体化长期健康数据档案,有效支持疾病早期筛查、康复治疗干预及慢性病管理等临床应用场景。相较于传统健康监测设备,本系统在监测精确性、使用无感化、长期运行稳定性以及边端云协同的AI分析能力等方面具有显著技术优势。作为新一代智慧医疗解决方案,观护®系统不仅是创新的医疗监测设备,更将成为支撑未来健康数据资产化与AI医疗生态建设的普惠型基础设施。
02 产品特点
一、无感精准监测
通过床垫下传感器阵列实现非接触式监测,覆盖呼吸、心动、体动、血压、血氧等主要体征,精度高且无负荷。
二、全生命周期覆盖
适用于母胎、婴幼儿、青少年、成人、老年等全年龄段人群,支持院内外一体化健康管理。
三、长期连续高价值数据
从跨12个数量级的时间尺度(从1毫秒到10年)上长期、连续采集数据,建立长期健康档案,内嵌自研人工智能模型,支持AI分析与疾病预警,支持数据资产应用。
03 应用场景
1. 医疗机构
-
慢病患者在院监控
-
院外远程医疗监护
-
多种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睡眠呼吸疾病等)重点监测
2. 养老与康养
-
老年人慢病管理、安全预警
-
康养社区健康管理
3. 居家健康管理
-
睡眠质量监测、亚健康状态识别
-
孕产妇、新生儿健康追踪
4. 公共场所监测
-
幼儿园、学校、企业、纪律机构等群体体征监测及安全管理
5. 科研与公共卫生
-
为科研机构提供基础数据采集平台
-
支持健康领域基础研究、政策制定
6. 保险与金融领域
-
保险精算模型优化、数据驱动创新保险产品开发
7. 数据服务与数据资产
-
搭建基础数据平台,整合各类健康相关数据,提供大数据分析及应用服务
-
支持数据资产积累与应用
04 应用实例
围产期母胎安全监测
本项目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合作,共同研发围产期胎儿宫内安全与健康智能监测及疾病风险预测评估体系。该体系采用无接触式监测技术,可实现母胎生理参数一体化实时采集,连续获取胎儿体动及母体呼吸、心率、体位、睡眠状态等多项关键生理指标,并通过实时数据云端传输与智能算法分析构建多维母胎健康数据库。基于人工智能辅助诊断技术,该解决方案能够实现远程精准监护与健康风险评估,为临床围产期管理提供智能化决策支持。
儿童慢性肾病体征与容量远程监测
本项目采用智能电容阵列+振动监测阵列,实现非接触式、连续、无负荷的人体电阻抗测量及体征监测。该技术可对慢性肾病患儿的体液容量变化进行远程实时动态监测,同时同步获取多项生命体征参数,为临床诊疗提供客观、连续的生理数据支持,有效提升慢性肾病的长期管理与早期干预能力。
05 性能指标
06 服务模式
To B 模式
-
面向医疗、养老、康养机构,提供产品+数据+服务一体化解决方案。
-
面向金融、保险机构,提供金融创新、保险创新数据和模型服务。
-
搭建数据资产平台,提供数据资产相关交易与应用服务。
To C 模式
面向个人家庭用户,提供长期健康监测与服务,基于个人健康数据推出个性化健康管理和远程诊疗。
To G 模式
响应政府和公共管理机构(校、社区等)的集体健康管理和安全管理需求。
To A 模式
服务高校、研究机构等科研用户,提供科研基础设施,支持科研项目建设。

企业邮箱:

企业地址
江西省南昌市高新区艾溪湖北路269号高层次人才产业园10栋


关注我们